艺术不分领域,有一些艺术家,将环境保护融入日常创作中,为我们呈现了众多精彩的环保艺术品。当环保与艺术相融合时,环保艺术家们既呈现了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,也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“自然教育”课程。
上海设计师谢建平以城市角落的斑纹和垃圾等图片为基础,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水浒人物画像。据了解,谢建平目前已完成水浒108将中50多位的创作。
巴黎画家威廉·阿莫尔,通过艺术创作,把难以降解的“白色垃圾”华丽蜕变成诗意盎然的塑料花,借“环保艺术”的形式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。
艺术家AngelaHaseltinePozzi近年来表现出对海洋垃圾的关注,与志愿者一起在俄勒冈海岸收集了大量海洋垃圾,制作不同种类的动物雕塑,借此警醒人们海洋垃圾对动物健康的危害。目前她已用6吨垃圾,创作了鱼嘴海雀、北极熊等70个大型动物雕塑,展示在俄勒冈班顿海滩上供游人参观,其标语正是“拯救海的艺术”。
当我们欣赏艺术家们精彩的创作时,感受到的是这些艺术作品的环保属性,领悟到的是一堂又一堂生动的“自然教育”课程。这些形式各异的环保艺术诠释着一个相同的道理:丢掉的,是垃圾,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文明。
而在为“环保艺术家”喝彩的同时,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也可以融入这场“环保艺术”中来。只要愿意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致力于环保的艺术家。
出门购物时自带可以循环利用的网兜袋,地球又少了一个需要分解的塑料袋。这一刻,你是自带快乐道具的“环保艺术家”。
下班回家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骑共享单车到达,地球又少了一些碳排放。这一刻,你是披星戴月的“环保艺术家”。
闲置的旧衣服,下载“噢啦回收”APP,预约旧衣上门回收服务,交给噢啦环保回收平台,地球又少了几袋被随意丢弃的衣服。这一刻,你是赋予闲置旧物新价值的“环保艺术家”。
艺术来源于生活,也回归于生活。只要我们能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有意识地为环保付出点滴行动,也可以唤醒心中的“环保艺术家”,用日积月累的行动持续激活一个城市的活力。